北条氏康
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大名
北条 氏康(ほうじょう うじやす、1515年-1571年10月2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大名,以杰出的军事及政治才能闻名于世;世称“左京大夫”、”相模守“(律令制官位)。他是后北条氏第三代当主。
人物生平
1515年(永正12年)以后北条氏第二代当主北条氏纲的嫡男,诞生于小田原城;母亲为氏纲的正室“养珠院”;幼名“新九郎”。在氏纲领导下,北条家在关东地方的影响力迅速扩张,取代扇谷上杉家,支配武藏大半领地,并进出甲斐郡内地方及总州国境。1530年(享禄三年),氏康于小泽原之战初阵,击败扇谷上杉家当主上杉朝兴;嗣后于1535年(天文四年)甲斐山中合战(对抗甲斐守护武田信虎)、1537年(天文六年)河越城攻略(对抗上杉朝兴继承人朝定及其家臣),以及1538年(天文七年)第一次国府台之战(对抗安房大名里见义尧)等,均参阵并立下战功。然而1536年(天文五年)以后,由于今川家家督之争(花仓之乱)的影响,今川家新当主义元改采与武田信虎合作的战略;北条家则因相甲国境、富士川以东领地等争端,转而与骏甲同盟敌对(河东之乱),逐渐陷入四面受敌的危局。
史家推测氏康于1538年至1541年间继任家督;1541年(天文十年)氏纲故世,氏康延续父祖的战略方针,领导北条家持续在关东方面扩大势力。1545年(天文十四年)氏康为河东之地出兵与今川军对阵之际,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家当主上杉宪政,联合上杉朝定及关东公方足利晴氏,集结号称八万大军,包围仅有三千北条军驻守的河越城。通过甲斐新国主武田晴信(日后的“信玄”)的斡旋,氏康以放弃河东之地为条件与今川义元和解,从而得以回师关东,全力对抗足利上杉联军。1546年(天文十五年)氏康亲率八千军势驰援河越城,与守将北条纲成协同展开夜袭,一举击溃军心涣散的足利上杉联军,甚至击毙上杉朝定,致使扇谷上杉家绝嗣而亡。河越夜战北条军以绝对劣势之兵力取得全胜,被誉为“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此役之后,北条家不仅支配武藏全境,并攻入上野境内,迫使上杉宪政逃离居城平井城,流亡他国。1554年(天文廿三年)出兵下总,控制自1455年享德之乱以来关东公方的驻在地古河御所,逼退足利晴氏,代之以由“芳春院”所出的次男义氏;以其为傀儡,氏康树立了北条家关东霸主的地位。同年,利用今川义元出兵三河,趁隙攻入骏河,与今川及武田援军对阵。然而,通过今川家重臣太原雪斋的仲介,氏康与今川义元及武田晴信于善得寺会商,终以迎娶晴信之女(黄梅院)为嫡男氏政正室,及将其女(藏春院)嫁与义元嫡男氏真做为正室等条件,成立了“甲相骏三国同盟”。
三国同盟成立后,氏康加紧关东支配的步伐,与里见义尧争夺上总领地;然而1555年(弘治元年)三浦三崎之战,北条水军败于里见水军,氏康在房总半岛的扩张受挫。1557年(弘治三年),足利晴氏的嫡男藤氏趁机起兵反抗北条家,结果失败,流亡他国。
1559年(永禄二年)将家督之位让予氏政,隐居于小田原城,被家臣称为“御本城様”,仍掌握家中军政大权。
氏康之初阵是享禄三年(1530)的小泽原之战攻打扇谷上杉朝兴,并立下战功,受到父亲的肯定。天文十年(1541)氏纲死,二十六岁的氏康继任家督,开始了后北条的最盛期,继续祖、父之攻略。天文十一年(1542),氏康实施相模、南武藏伊豆的大检地,并改革税制、币制,奠定经济基础。天文十四年(1545),氏康出战骏河与今川义元对战于长久保城,但战败,失去争夺骏河的机会;正所谓屋漏兼逢连夜雨,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政乘此机会,联合副管领扇谷上杉朝定以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为号召,率关东各大名兵马八万(号称二十万)包围由名将北条纲成守卫的河越城。虽然只有千人守兵,但纲成仍然坚守半年,使关东联军士气低落,加上氏康不出援,联军放宽戒备,利用断粮策略迫河越城自陷,将士士气一落千丈,引来妓女、商人来往。天文十五年(1546),氏康认为时机已到,遂亲率八千精兵奇袭联军,由于无心恋战,加上防御松散,一夜之间八万大军全面崩溃,上杉朝定死,扇谷上杉氏遂亡。河越城夜袭战之高超,被后人举为“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氏康也因此占领整个武藏,名震关八州。
河越合战”成为关东的关键一战;此战后,已再无任何关八州之大名可以对抗北条。氏康乘川越城一战之馀威,狙击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政,并且攻克上野平井城,宪政逃亡投靠长尾景虎。天文二十三年(1554),氏康攻克古河城,立外甥足利义氏为古河公方,成为傀儡,自此北条基本控制关东。
氏康为了一报失去骏河之仇,于同年再攻骏河,但久持不下,最后由武田信玄出面调停,相约于善得寺成立“甲骏相三国同盟”(善得寺会盟)。此会盟奠定了东海道三国鼎立的稳定局面,氏康也因此专注于经济发展及家规,永禄二年(1559),制定“小田原众所领役帐”;同年把家督之位让予长子氏政,退至第二线,称为“御本城大人”,仍然主理大事。
永禄三年(1560),今川义元于桶合间奇袭战被讨死,今川氏领地渐为武田信玄及松平元康所吞。正当氏康想趁机拿下骏河之际,受关东管领上杉宪政所托的长尾景虎于永禄四年(1561)攻打小田原城,关东大名闻讯纷纷来投,长尾势势如破竹,快速到达小田原城,开始围攻之际。氏康多番研究景虎的战法,决定全军死守小田原,准备两年的粮食,并加强防御工事,等候景虎之临;氏康更请武田信玄出兵上野牵制景虎以争取时间。关东大名闻讯被吓坏不敢前进,景虎再三命令下,才正式围攻小田原,但当时已俨如一座峻山,难以攻破,加上上杉势远来疲累,粮草补给也十分困难,十五日后,景虎望着小田原叹然退兵,到鎌仓继任关东管领,然后撤回越后,据说谦信曾叹道:“北条氏康真不是浪得虚名!”
永禄七年(1564),氏康于国府台之战大破里见义尧、义弘,关东大名再度降伏于小田原之下。永禄十二年(1569),氏康与谦信和睦,达成“相越同盟”。同年十月,武田信玄因相越同盟转攻小田原城,武田军来势汹汹,氏康命令全军退守笼城,纵使信玄大骂大嚷,耀武扬威,但氏康仍然休闲自得与臣下下将棋,氏政见此大表愤怒,以为氏康怯怕武田“风林火山”之势。围城半月后,武田信玄以为氏康惧怕不出,轻描淡写的退兵,氏康闻讯后愤翻棋盘,大喝道:“吾等就在此时把多日之悔恨尽情发泄吧!吾等一定要让那武田小子毕生难忘,令他知晓我北条之力量!”氏康遂亲率兵马追击武田信玄至甲斐边境才撤离,此战令武田信玄狼狈不堪,叹道:“相模之狮真的名不虚传!”信玄也从此再不敢轻言进攻相模。小田原城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坚城”。
家族势力
元龟二年(1571)十月三日,一代智将北条氏康于小田原城病逝,享年五十七岁,生前叙任从五位下相模守,死后氏政遵守其与甲州亲善的遗训。但由于氏政才智平庸,向为氏康所担心。虽然长筱之战后,北条与德川家康瓜分武田领地,但随着本能寺之变后,丰臣秀吉快速掌握天下,开始指向不肯臣服的北条氏政、氏直父子,天正十八年(1590)一月,二十万大军包围小田原城,氏政想重施父亲的故技,全兵退守笼城,但事与愿违,由于北条氏邦投降,防线崩溃,七月全城投降,氏政、氏照被秀吉迫令切腹,氏直在德川家康求请下流放高野山。叱咤关东百年的北条从此灭亡,“天下第一坚城”的小田原城终为秀吉所有。
值得一提的是氏康的教子能耐,氏康有子七人,但从无争嗣的问题,连以性情激烈出名的次子氏照,都忠心的辅助氏政,其实后北条百年来,都无如伊达天文大乱或上杉御馆之乱的争嗣乱事(早云、氏纲都只有两、三个儿子),乃是日本战国史上的唯一,说明氏康的智谋可谓内外兼备,诸子的团结足可媲美萨犘岛津四兄弟,实在是氏康之教育了得之功。
另外,史家对氏康的评价都近乎完美,氏康不仅是军事、政治及外交之能手,他的文才、和歌艺术也是继承至北条家(如北条幻庵)的优良传统而名重关东,“文武相兼之武将”、“关东唯一的名将”等史家评价实是当之无愧。
家族发展
铸造北条家盛世的英雄死后,家运急速下降!也许被甲斐的武田信玄、越后的上杉谦信、骏河的今川义元、三河的德川家康这些战国个性派主人公包围的缘故,到如今北条家好象也没有什么人气。然而能与这些豪杰们争夺关东霸权,建设小田原城,历经五代支配着关东大片领土等功绩绝非偶然。北条氏绝对不是战国时代的配角,可以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战国舞台上的明星,特别是北条家初代北条早云、二代北条氏纲、三代北条氏康这些优秀的领导者,发展北条家的势力,最终使北条家占有300万石的广大领土。 以小田原城为据点,迎接北条家的最盛期“一代早云武德兼备,拥有振兴北条家之功。二代氏纲继承父业,继续发展北条家。三代氏康是文武兼修的名将,在早云时代参加的数次合战未尝败绩,而且品德高尚,很好发挥了北条家家法,平定了关八州之乱,大大提高了北条家的威望。”在桑田中亲的《新编日本武将列传》中如此评价北条家三代。与谦信、信玄之间在战略、战术、战斗间展开竞争,和敌人间多次展开侵攻,但在斗争中一直不输于这些战国明星。特别是在氏康时代,以难攻不落的小田原城为据点迎来了北条家的最盛期。合战中连胜不断,氏康却不是在后方指挥,而是亲自在战场上冲杀,典型的身先士卒型武将。传说中北条氏康的身上有刀伤、枪伤七处,脸上也有两处伤痕。
1546年4月,“河越夜战”(因夜间作战而有名的合战)取得胜利,给予足利晴氏、太田资正和上杉宪政沉重打击,使“关东北条”闻名于世。为了区别敌我北条方全军士兵佩带白色标志,暗号为“海”和“龟”,为了不影响战士的行动,还特意制定了击毙敌人后不许取其首级的规定,将这些制度彻底贯彻也是取得合战胜利的一大要因。
1551年,攻击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占领了关八州。然而北条氏康并不仅仅擅长战斗,在外交战、头脑战中也取得了胜利,并且最终取得关东霸权。1556年与竞争对手武田信玄、今川义元结成同盟,消除了后顾之忧的北条康成并未急于扩张,而是倾力于内政,实施检地政策和税制改革,大幅推进“行财政改革”。遗憾的是,继承北条家的四代、五代没能继续贯彻氏康的治国政策。
与信玄作战惨败,随后病没的战国豪杰氏康生涯中最后的合战对手是甲斐之虎武田信玄。1569年9月,武田军从北方进入相模。北条氏从西面进入警戒状态,主力部队在防御着骏河方面,北边的防守相当薄弱。武田军最初的进攻目标是氏康三子北条氏照守卫的高丽郡的泷山城。面对武田胜赖、典廊信丰马场信房这些名将的进攻,北条氏照表示要与将士们同进退,虽然守城的兵力只有两千,但是上下一心击退了武田军多次进攻。受到苦战报告的武田信玄说:“目标是小田原城,不要被小小的城池所拘束。”随后放弃了对泷山城的攻击,并且分兵两路。这种临机应变,最大限度发挥部队机动力正是武田信玄的长处。信玄亲自率领本队进攻府中、世田谷、黑目、葛西等地,别动队由武田胜赖和信玄之弟武田信廉率领,向八王子、小机、片仓等地进军。10月4日,武田军终于将小田原城包围。而小田原城内设置了二丸、准备了壕沟,可以说是一座铁壁之城。在决定进行笼城作战时,北条氏康下令不仅是士兵,城外的百姓也带着大量的粮食一起进城避难,这样便导致信玄不可能从当地征收粮草补给。战斗中信玄军一部分部队冲进了城内,可惜这些迎接这些士兵的是铁炮部队的枪林弹雨,信玄则立刻命令部队撤退减少损失。两军就这样对峙着,为了挑动北条军出城,信玄下令烧毁城外的一切设施。氏康眼看着城外被武田军烧毁却强忍着怒火,命令全部士兵不许出城。10月6日,北条家的笼城作战收到了效果,只持续了两日的包围战结束,信玄下令开始撤退。看到武田军越过三增岬、从津久井返回甲斐的北条氏照等决定在三增岬伏击。然而有所察觉的武田信玄则将别动队交给山县昌景指挥,命令别动队从背后攻击氏照的部队。
也许是因为三增岬惨败带来的冲击太大,氏康没过多久病倒在床,于1571年10月3日与世长辞,享年56岁。法名“东阳岱公居士”。据《小田原北条记》记载,侍奉氏康的家臣们比死去真正的亲人还要悲伤。以氏康之死为契机,北条家的家运转暗。1590年,丰臣秀吉举兵22万征伐北条氏。丰臣军一方面包围小田原城,一方面攻击北条氏的领土,最后北条氏政、北条氏直父子开城投降,后北条氏灭亡。
虽然北条氏灭亡有四代氏政、五代氏直能力不足的原因,但是如果氏康健在,也难以抵挡几乎已统一日本,国力十倍于北条的丰臣秀吉。
人物故事
氏康生于永正十二年(1515年),是氏纲的长子。后世对其的评价一贯很高,在《小田原记》和《文武兼备的名将》中,氏康被描写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名将,与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一起合称为“关东三雄”。 据说,自十六岁初阵以来,氏康在大小合战中作战勇敢,指挥若定,从未以背面示敌。其身上有七处伤痕,脸上也有两处依稀可见。不过,对一个国家来说,为人民与家臣的利益着想才是武士的责任,而这点他也具备了。由此看来,氏康的确具备了一个优秀民政家与军事家的实力。
初阵胜利
享禄三年(1530年)六月十二日、氏康十六岁初上战场就获得了胜利。当时,氏康率领北条军自河越城出发,与扇谷上杉朝兴在多摩川河原的小泽原发生激战,氏康获得了父亲所期待的胜利。这以后,他与父亲一起为了北条家的生存,和扩大本国的版图而努力。
与今川家瑞溪院结婚
天文四年(1535年)氏康迎娶了骏河今川氏亲的女儿瑞溪院。北条家与今川家自早云时代开始的从属关系也由此被平等的政治婚姻所取代。此后,氏康夫妻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即使在以后与今川关系恶化时,这种关系也没有受到影响,二人婚后共育有十二个孩子。很多孩子以养子或结婚的方式来构建北条家的未来,这些孩子长大后没有人为了争夺权力而自相残杀,这在残酷的战国时代还是比较少见的。至少从这一点来看,瑞溪院的功绩是无法抹杀的。
从氏纲到氏康
氏康一天天地长大,父亲氏纲也逐渐将行政方面的事务交给氏康完成,以锻炼这个下一任的国主。
天文十年(1541年)五月二十一日,氏纲写下了以“北条氏纲公御书置”为题名的遗嘱,书中详细介绍了政治方面的经验技术和诀窍,七月十七日,氏纲病没。
时年二十七岁的氏康接任家督,成为北条家第三代当主。
氏纲死亡的消息很快在关东地区传开,扇谷上杉朝定马上开始策划夺回河越城的计划。天文十年(1541年)十月,上杉军与北条军发生激烈冲突,这以后,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政和安房的里见氏也纷纷与北条家敌对,天文十三年(1544年)九月北条军又与安房的里见氏发生激战。为了维持当前态势,氏康极力保持与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的关系。
可是坏消息再次传来,山内上杉宪政又与位于北条氏西面的今川义元联合,天文十四年(1545年)八月,今川义元与北条氏康在国境对峙。甲斐的武田信玄应邀前来援助今川义元。
另一边,山内上杉宪政和扇谷上杉朝政联军围住了河越城
得到这个消息的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离开了北条,加入了山中上杉宪政队河越城的攻击行列中。
敌人的增加使北条氏康雪上加霜,此时,甲斐的武田信玄突然向北条家抛来了橄榄枝,原来闻讯信浓局势有变的信玄急于抽身回国,在激烈的谈判后,氏康决定将富士川以东的骏河领归还今川氏,由于北条方作出了重大让步,大大改善了与今川义元和武田信玄的关系,也为今后的甲相骏三国同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河越夜战
天文十五年(1546年)四月,由氏康和义弟北条纲成把守的河越城守军共八千人,击败了号称有八万人的山内上杉宪政、扇谷上杉朝政和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的联军。史称“河越夜战”。上杉朝政战死、上杉宪政逃入上野平井城、足利晴氏返回古河。这场战斗的胜利确立了氏康对武藏的绝对支配权。
三国同盟
河越夜战的胜利,使武藏国的城主们纷纷倒向北条家。天文十五年(1546年)十二月,松山城的上田朝直、滝山城的大石定久、天神山城的藤田邦房向北条屈服。大石氏收氏康三子氏照为养子、而藤田氏则收氏康四子氏邦为女婿(养子)。
同十六年(1547年)一月十八日,岩付城城主太田资正向北条家屈服。
天文十六年(1547年)七月,北条家向下总相马派遣军势,同十九年(1550年)国内完成税制改革,同二十年(1551年)应邀出征北武藏助盟友梁田晴助,同二十一年(1552年)攻占御岳城、上野平井城,山内上杉宪政逃往越后。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二月,氏康将目标转向今川义元,攻入了今川氏的领地骏河。与今川氏有同盟关系的甲斐武田信玄出征富士川救援今川。
这时,担任今川氏军师,原来是临济寺住持的太原崇孚(雪斋)建议讲和。由于武田与今川(甲骏同盟)、与北条(甲相同盟)都已有盟约,今川与北条的盟约也就结成了三国同盟。武田信玄今川义元、北条氏康三人在善德寺聚会,武田信玄的女儿迎春院嫁给了氏康之子氏政,氏康的女儿早河殿嫁给了今川义元之子氏真,甲相骏三国同盟成立。
安房、房总
在那个时候,氏康的义弟北条纲成进攻安房的里见义尧的久留里城未果,弘治二年(1556年)三月北条军击败了里见义弘
弘治二年(1556年)四月,氏康为援助结城政胜而出征常陆,击败小田政治,同年五月在海老岛中再次击破小田方。
永禄元年(1558年)六月,氏康向房总派遣军势。
从氏康到氏政
永禄二年(1559年),氏康根据领地内的税务现状,整理出家臣团的基本台帐,称为“小田原众所领役帐”,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四十五岁的氏康传位给二十二岁的嫡子氏政。氏康本人称为“御本城样”,在当主氏政背后作为实权派继续发挥其才干。
氏康问嫡子氏政:“对你来说什么是最快乐的事情?”氏政回答说:“选拔优秀的家臣,并发挥他们的才能”。针对这一点,氏康说:“这一点固然很重要,然而为将者善用部下乃是起码的。平日里若不能爱其民,善待其民,民众即会去投奔他国的明主。所以说,慎待部下才是为将者的职责所在。决不能忽视了部下的功绩。”可以看出,氏康不仅为人正直,且沿袭到父、祖辈良好的教育。
初战上杉
越后的长尾景虎上杉谦信)终于出动了。山内上杉宪政以关东管领的职位为代价请景虎进入关东。在上杉宪政、里见义尧和佐竹义昭的请求下,景虎于永禄三年(1560年)九月发起了对沼田城的攻击,对此,氏康从河越城出发,于同年十月进入松山城。翌年(1561年)氏康又在小田原城下与长尾景虎(上杉谦信)对决、北条方采用守城的方法,使长尾景虎(上杉谦信)陷入苦战。
在这期间,长尾景虎(上杉谦信)在鹤冈八幡宫从山内上杉宪政处拜领了“关东管领”之职与上杉之名,并改名上杉政虎。
可是,就在政虎就任关东管领后不久,他就在北条的持久守城面前无奈撤退。
永禄5年(1563年)十一月,武田信玄呼应氏康,出兵包围了上杉方松山城,翌年二月松山落城。
国府台合战
永禄七年(1564年),第二次国府台合战爆发。氏康嫡子氏政率领两万士兵出发,与联合上杉政虎(上杉谦信)的安房上总的里见义尧、义弘在下总国府台对阵。正月七日,由于里见军的拼死作战使北条军损失了不少有力的武将。七日后,氏康看出了敌大胜后的疏忽大意,在北条纲成的计策下将士兵分为两部东西夹攻。遭到意外进攻的里见军全线崩溃,合战以北条方胜利告终。
国府台合战后,氏康发现了江户众中以太田康资为首的反北条势力,于是乃追放太田康资,并对江户众进行了重编。永禄七年(1564年)七月,北条军进攻岩付城的太田资正、氏资。十月,上总的土气城城主酒井胤治投降北条氏,使北条家几乎控制了整个上总。
再战上杉
另一边,将军足利义辉在北条氏与上杉氏之间进行调解。永禄八年(1565年)五月义辉被暗杀、其弟继续推进双方的和谈工作。可是,一方面答应了和解的上杉谦信,却在神面前再次发誓要消灭北条与武田,平定关东和信浓。
永禄九年(1566年)二月,上杉谦信出兵关东,进入佐野城。九月,上野金矿城的由良成繁、国繁背叛上杉家与北条私通,此外,由于武田方的呼应使北条方在与上杉的对决中处于优势地位。
永禄十年(1567年)二月,佐野城的佐野昌纲投降北条氏,四月,厩桥城的北条高广、下总的梁田晴助也相继与北条私通。
甲相同盟破弃
永禄十年(1567年)八月,与北条有同盟关系的武田氏发生内乱,武田信玄的长子义信由于谋反于十月自杀。由于这次事件,义信的妻子也就是今川氏真的妹妹被送回骏河,今川与武田的甲骏同盟破弃。对于这个事件,北条无法立即作出反应,在第二年才作出了行动。
永禄十年(1567年)九月,里见义弘进攻上总三船台城,赶来救援的岩付城城主太田氏资战死。虽然如此,一次局部战争的失利远不足以动摇北条的对上总的控制,之后,氏政将其子氏房送入岩付城,以养子的身份成为城主。
永禄十一年(1568年)甲斐的武田信玄开始侵犯骏河的今川氏。娶氏康的女儿早河殿为妻的今川氏真向氏康求援。十二月,北条援军赶到骏河,此时,今川氏真与氏康之女早河殿逃入悬川城。氏康当机立断,将氏政的妻子、也就是武田信玄的女儿黄梅院送回了甲斐,与武田信玄的甲相同盟就此终结。
由于北条方的及时援助,自永禄十二年(1569年)始,武田与北条今川联军陷入了长期对峙的局面。
为了缓解关东方面的威胁,氏康开始了与越后之龙上杉谦信的和谈,今川氏真也向上杉谦信提出了援助的请求。四月,武田信玄撤回甲府。北条进行追击,取得了一场局部战斗的胜利。
这以后,氏政长子氏直成为今川氏真的养子,继承了今川家。
五月三日,北条氏与上杉谦信的越相同盟成立,上杉谦信按约定向甲斐出兵。六月九日,氏康、氏政与谦信交换誓词,并将氏政的次子国增丸送到春日山城成为上杉谦信的养子。(实际上这个孩子乃是氏康的八子、三郎氏秀)
返回甲府的武田信玄于六月再次入侵东骏河,结果其归路富士大宫城遭到北条军的进攻。于是八月二十四日,武田军进入上野,九月十日假道武藏钵形城、滝山城,十月包围小田原城。由于北条氏守城作战,考虑到长期作战不利因素的武田信玄撤兵回国。在回国途中武田军与追击的北条军在三增峠发生激战,遭到突袭的北条军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十一月,信玄再次进攻骏河,十二月六日,北条纲成把守的蒲原城落城。十二月北条军从小田原出征。
越相同盟
翌元龟元年(1570年),越相同盟正式确立。三月五日,上杉谦信与氏康、氏政交换了书状,八男三郎按照盟约规定,在四月来到沼田城与上杉谦信见面,并同赴越后。
与武田作战
与武田的战斗仍在继续,元龟元年(1570年)五月,武田信玄再次向北条家发起了攻击,但由于伊豆的韭山城和骏河的兴国寺城防守严密,使武田信玄放弃了伊豆攻略,转而攻打北武藏秩父地区。到了十月,谦信的援军终于到了,信玄只得收兵。
武田信玄的北条攻略受挫后,又煽动下总关宿城的梁田氏和安房的里见氏向北条发动进攻,乘北条主力进入下总之机,武田军向深泽城、兴国寺城发起了进攻、深泽城在翌二年落入武田之手。不过,由于武田氏与德川家康的矛盾激化,自元龟二年开始,武田与北条的战线逐渐呈平稳态势。
隐居之后
1561年(永禄四年),自流亡越后的上杉宪政继承上杉宗家家督名份的上杉政虎(日后的“谦信”),以拥护正统关东公方足利藤氏为名义,大举出兵关东;关东各地原上杉家臣及反北条势力纷起响应,集结成号称超过十万的空前大军,压制包含古河御所在内的诸多据点,并以藤氏取代义氏为关东公方。氏康氏政父子率军固守小田原城;由于城坚粮足、全军战志坚定,终使来袭的上杉军无功而退。政虎于镰仓鹤冈八幡宫正式就任关东管领职后,在攻小田原城不克、诸将失和、粮草不济等不利状况下,不得不收兵北返;北条军趁势追击,取得局部胜利。上杉政虎自关东撤退后,北条家声威复振,在关东支配权的争夺中,逐渐占得上风。1562年(永禄五年)北条军再度压制古河御所,足利藤氏被掳往小田原城,终焉不明。
1563年(永禄六年),于第四次川中岛之战获得战略性胜利的武田军,攻向上杉家在武藏的据点松山城;里见义尧应上杉辉虎(由政虎改名)之邀,派嫡男义弘领兵驰援,虽突破北条军封锁进入武藏国境,却因松山城陷落而只得退兵。翌年,为支援反叛北条家的江户城守将太田康资,义弘率军一万二千进占上总武藏边境的国府台城;氏康、纲成等领兵二万与之对抗,苦战而胜(第二次国府台之战),嗣后北条家势力深入上总。1567年(永禄十年),氏康策动上杉家臣上野厩桥城主北条高广(与后北条氏并非同族)反叛,重挫上杉谦信的关东经略。然而,同年的三船山之战,由氏政指挥的北条军却败于由义弘指挥的里见军;北条家在房总半岛的影响力再度受挫。此时,东海道形势大变,导致甲相骏三国同盟瓦解,牵动东国势力关系。前此,今川义元于尾张桶狭间战死,三河冈崎城主德川家康独立,今川家称霸东海道的基础开始动摇。武田信玄为趁机夺取东海道领地,不惜逼死嫡男义信,终于1568年(永禄十一年)发兵一万二千攻入骏河;德川家康也由三河发兵攻入远江。今川家新当主氏真虽与上杉谦信结盟,且动员有一万五千兵力,仍难独力抵挡武田、德川两军交相入侵;赖氏政亲率四万五千大军强力干预,方迫使兵力居劣势的武田军(一万八千)退兵。以此为契机,北条家与上杉谦信和解,以氏康七男成为谦信养子(日后的上杉景虎)为条件,缔结“相越同盟”;北条高广又复仕于上杉家。1569年(永禄十二年)十月,武田信玄率军二万攻向小田原城,氏康氏政父子决定笼城守备;武田军攻至城下,见无法破城而退。氏政亲率军势二万余追击,并命分别负责守备甲州街道及秩父地方的氏照、氏邦集结另二万兵力,意图前后夹击退却的武田军;不料氏照、氏邦所部先在相模北境的三增峠隘口与武田军交战,遭其击败,氏政闻讯随即收兵返回小田原城(三增峠之战)。武田军乘势占据骏河,今川家于是在武田、德川两家夹击下灭亡;北条家联合上杉今川、制衡武田的战略构想从而落空。此役受挫,刺激北条家加强对甲斐方面的防务,著名的环绕小田原城方圆九公里之“総构え”(环绕外郭及部分城下町的最外围防御工事),以及八王子城筑城等工程,据信均由此而发。相越同盟成效不如预期,常陆佐竹义重等反北条大名甚且改与武田联手,依然继续对抗北条,徒然提升武田信玄在关东的影响力;有鉴于此,氏康乃决定重新检讨其同盟策略。1571年10月21日(元龟二年旧历十月三日),氏康于小田原城病逝,享年五十七岁,留下放弃相越同盟、与武田家和解的遗命。不久,氏政遵照父命重新与武田家结盟,接受武田家支配骏河的事实;关东自此又再回到北条武田联手对抗上杉的格局。
氏康病死
元龟元年(1570年),自知时日无多的氏康在病床上留下了“废弃越相同盟,再次与武田同盟”的遗嘱,元龟二年(1571年)十月三日,氏康病死,时年五十七岁。法名大圣寺殿东阳宗岱大居士。
优秀的人品
如前文所说,氏康是一位文武双全名将的名将,十六岁初阵后未尝败绩,虽然这和他后期一般留守城中主持大局,很少参加合战有关,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作战的勇敢,氏康重视对民众的安抚和建立优秀的家臣团,的确不愧为当时优秀的民政家和军事家。
现存永禄十一年氏康写给八子三郎(之后的上杉景虎)的书信。信中提到当年三郎酗酒沉沦的往事,以及氏康为父的苦口婆心。由此充分可见氏康的为人。
成名之战
成名之战:河越夜战(日本官方历史称为“河越合战”)
河越夜战又称河越城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关东地方一场战争,由上杉宪政为首的联合军,攻打由北条纲成所防御的川越城(今崎玉县川越市)。最终北条军以少数的兵力,击破了上杉的联合军,稳固了北条氏在关东地方的地位。
事由
由于北条氏在关东地区逐渐扩展势力。而扇谷上杉家势力逐渐减退。正刚北条氏纲病逝。由北条氏康继任。当时已被灭亡的扇谷上杉家、山内上杉家和古河公方达成同盟,向北条氏进攻。
经历
天文14年9月26日(1545年10月31日),联军率领约7万大军向河越城包围,而北条军为应付此场战争,与领域西边的今川氏(放弃骏河川东等条件)和武田氏议和,河越城防守兵力只有3000,再加上氏康救援军八千,联合军包围数个月仍然未能攻下,这个时候,氏康派遣部下向河越城守将北条纲成密谋向敌军奇袭的方案。
在翌年4月20日,北条氏康将其部队分开4小队,其中一队留后防守,而氏康亲自指挥三队向敌军进攻,突袭期间,总大将上杉朝定战死,而河越城内的北条纲成。闻到战况后,立即向敌军的足利队突袭,联合军大败。
影响因素
北条军立即攻击山内上杉家上杉宪政的平井城,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家灭亡,自此依赖长尾景虎(即上杉谦信)帮忙。
河越合战桶狭间合战严岛合战被共同誉为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
北条氏在成为扩大关东地方的势力,开始与佐竹氏、武田氏和上杉家交战。
人物经历
天文十四(1545)年,北条氏康骏河出阵,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政、副关东管领扇谷上杉朝定,趁机以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为号召,联络关东各诸侯兵马八万,号称二十万,包围了被后北条氏攻克不久的河越城
河越守将,乃是后北条第一名将,以“地黄八幡”为旗印的北条纲成。纲成本姓福岛,是今川氏辖下远州土方(一说高天神)城主福岛正成之子。正成在与甲斐武田信虎的合战中阵亡,家臣们保护其子前往小田原依附北条氏纲,氏纲以女妻之,准其拜领北条姓,列为一门众,并赐“纲”字,遂称北条纲成。纲成有子,拜领氏康之康字,名为北条康成,后改赐氏字,成为北条氏繁。战国时代,以苗字赐人,上字、下字区别很大,北条氏繁等于已经完全被后北条家列为一族待遇了。他也是毫不逊色于父亲的名将,后来天文二十年进攻上州平井城,他身着尊胜陀罗尼母衣,挥舞沉重的铁棒,冲锋陷阵,敌军无不望风而逃。
撇开后话,先说河越之笼城。纲成所部不足千人,竟然严守近半年不落。围城军的士气逐渐低糜,又看氏康拒不发兵救援,以为北条胆怯,遂不再进攻,只想用兵粮战术,使城自落。关东联军阵中,商人来往穿行,妓女开张接客,仿佛城下町一般繁华,哪里还有一点打仗的样子?
就在这种形势下,第二年的四月二十日,氏康亲率八千精兵,奇袭河越,纲成亦开门杀出,关东联军无心恋阵,一哄而散。一夜之间,八万大军全面崩溃,副关东管领、副统帅上杉朝定死于乱军之中。
河越之战,策划时间之久,一击而破之速,以及双方兵数对比之悬殊,在“三大夜战”中首屈一指。此战决定了关东的命运,从此八州之内,再没有力量可以抵挡北条氏烈火般的侵攻了。上杉宪政先是逃到上州的平井城,平井城破,干脆亡命越后。1554年年底,氏康攻克古河,立足利晴氏之子,同时也是自己外甥的足利义氏为古河公方,基本确立了关东支配体制。
人物评价
在氏康治下,北条家于1542年(天文十一年)于伊豆、相模及南武藏领内实行检地。此外,实施税制改革、推行以明“永乐通宝”为统一货币,并于领内建立“传马制”、小田原“评定众”等军政制度,奠定了后北条氏政权殷实的统治基础。1559年隐居之际,下令调查家臣所领收入及军备负担等状况,由奉行安藤良整编成《小田原众所领役帐》,以利动员管理;又颁布“德政令”,与民生息,使小田原城城下町发展成关东首屈一指的繁荣市街,吸引了为数众多的文化人及各种工艺职人。由于成效卓越,氏康所推行的目安箱、官僚评定制以及四公六民田赋制,在江户时代都被德川家加以沿用。
后世对氏康的内政手腕评价甚高,有人誉其为“战国第一民政家”。另有“相模之狮”之称,显示他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表现,亦得到高度肯定;氏康当家期间,北条军较高的作战胜率,以及务实、灵巧的同盟策略,均为氏康卓越军政才能的证明。此外,他的文化造诣,尤其歌道,亦颇有名声,堪称“文武相兼之名将”、“战国唯一名将”。氏康所出诸子团结,未有争嗣内乱情事,在战国乱世之中诚属难得,亦见其家教之功。
初次上阵
小田原后北条氏的次代当主氏纲与河越城主扇谷上杉朝兴,从大永四年(1524)开始,在武藏国南部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异本小田原记》中记载,针对侵攻而来的朝兴,氏纲于享禄三年进行了坚决的反击。是年六月,扇谷上杉朝兴的重臣难波田氏、上田氏的500骑自武藏国府中出阵,相对应的,氏纲以十六岁的嫡子氏康为大将迎击。六月十二日,氏康向多波(多摩)川端的小泽原的朝兴阵所发动攻击,后北条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但总大将氏康作为少主初次上阵,极大鼓舞了全军士气,全军一心。而上杉军方面虽然人数较多,但士气并不高,内部也不够团结。会战开始后,上杉军一度处于优势,但入夜后被后北条军一举击溃。氏康的初阵大获成功。是役在其他史料上并未见到记载,所以其是否存在还属于孤证。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5 16:0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